中欧班列(合肥)首开“跨两海”新线路
发布日期:2024-07-06 浏览次数:1716
7月6日,中欧班列(合肥)迎来历史性的新突破,安徽国际货运班列运营史上第一趟跨里海、黑海班列成功发运。这趟载有110个标准集装箱的滚筒洗衣机、家用型热水锅炉、叉车、汽车配件等货物在合肥海关所属庐州海关监管下,从合肥铁路物流中心鸣笛启航,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采用铁水联运方式,跨越里海和黑海,最终将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象征着中欧班列(合肥)在拓展国际物流大通道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次“合肥—伊斯坦布尔”跨两海班列的顺利开行,得益于省市发改、商务、交通、财政、口岸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中铁集上海分公司、中铁上海局合肥铁路物流中心、庐州海关等单位的倾力帮助。这是中欧班列(合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举措。班列在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后,将采用铁水联运的创新模式,经阿塞拜疆巴库、格鲁吉亚波季,两次下水跨越里海和黑海。这一创新性的多式联运方式,有效避开了传统陆路运输的拥堵节点,大幅缩短了运输时间。在巴库港,中欧班列(合肥)所载货物被分拨至当地和土耳其、格鲁吉亚、希腊等国家,比传统海陆联运用时节省约1/3。
此次“跨两海”首发班列,正是中欧班列(合肥)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省市近年来优化通道布局、拓展开行线路、服务国家战略的最新成果,也是合肥市统筹全省中欧(亚)班列发展,推动中欧班列扩面提效,助力建设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崭新实践。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不断拓展南通道布局,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欧班列(合肥)多元通道体系,增强境外通道的风险抵御力,提升稳健发展水平,展现合肥作为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国际影响力,为合肥市大物流体系建设及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提供有力支撑。“跨两海”中欧班列的开通有力地推动了安徽及合肥与中欧班列南通道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力量。
2024年是中欧班列(合肥)正式开行十周年。十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4100列,海铁联运超32万标箱。货值、货重、满载率、回程占比等开行质量位居全国班列前列,逐渐形成了集班列+产业、班列+贸易、班列+绿色、班列+科技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低碳 智能高效”特色发展模式,建立起了以合肥国际内陆港为核心的国际陆路运输网络,辐射欧洲、俄罗斯、中西亚各国的国际物流干线通道。十年来,中欧班列(合肥)服务于本地产业发展,深度融入并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它作为一条重要的国际物流通道,为合肥及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电子产品、高科技产品以及农产品等提供了快速、稳定、高效的出口通道,同时也将欧洲的机械设备、汽车配件、生活消费品等引入国内,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双向繁荣。
通过中欧班列(合肥),众多本地企业得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了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班列的常态化运营,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缩短了交货周期,增强了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中欧班列(合肥)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广使用新能源设备,优化运输结构,减少碳排放,成为绿色丝绸之路的重要实践者。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了班列运营的智能化、高效化,为全球物流体系的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中欧班列(合肥)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合肥乃至安徽省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开放水平,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望未来,中欧班列(合肥)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发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核心优势,提升合肥集结中心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加速融入全市大物流体系构建,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协同联动,共同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合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