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中欧班列业务系统

中欧班列(合肥)扩大“铁路快通”应用范围 提速“一带一路”物流大通道

发布日期:2025-03-19 浏览次数:331

自2025年3月起,中欧班列(合肥)进入“铁路快通”模式扩大应用新阶段,当前所有出口班列均应用这一创新通关机制。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中欧班列(合肥)在提升通关效率、优化物流路径方面迈出了更快一步,更进一步强化了合肥作为长三角物流枢纽的功能,彰显了合肥作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担当作为。

试点升级,从首列探索到阶段性全覆盖

“铁路快通”模式是海关总署为进一步畅通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促进中欧班列发展推出的一项便利措施。该模式实现海关、铁路、运营企业数据互通,三方协作共同监管。在“铁路快通”模式下,海关通过对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列车所载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监管,极大简化了班列进出境监管手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023年9月,该模式首次在合肥试点。首趟试点班列搭载安徽本土家电产品,经阿拉山口直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单列通关时间压缩约20小时,整体运输周期缩短1-2天。基于试点经验,合肥物流集团旗下合肥国际陆港公司联合庐州海关、铁路部门及货代企业,逐步扩大适用范围。2025年3月起,阶段性全覆盖出口班列,助力安徽制造更快捷地走向全球市场。

十年耕耘,从量的积累到生态体系构建

作为全国中欧班列网络的重要节点,自2014年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合肥)累计发运超4700列,覆盖20个国家160个城市站点,累计发运货值突破118亿美元。此次“铁路快通”扩大应用,是继定制专列、跨境电商班列后的又一新举措。为不断优化通行效率,2024年6月,合肥国际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暨庐州海关国际陆港办公区正式启用,庐州海关为中欧班列(合肥)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2025年,合肥国际陆港在积极与庐州海关、铁路部门及货代企业沟通之余,还通过在公司开展《铁路快通模式操作指引》《铁路快通模式通关关务指引》等专项培训,强化内部管理能力,实现全流程标准化作业,为“铁路快通”模式的顺利推行提供了系统性保障。

数据赋能,从孤岛阻隔到全球互联

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的通知》,合肥是全国16个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正在积极推进物流数据的共享和整合,打破“信息孤岛”,提高物流效率,与中欧班列(合肥)扩大“铁路快通”模式试点相辅相成。

下一步,中欧班列(合肥)将继续优化班列组织运营和通关流程,为更多企业提供高效物流服务,发挥合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