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一带一路” 助力开放发展 ——合肥中欧班列2021年开行量突破200列
发布日期:2021-06-02 浏览次数:3362
5月的江淮大地,山河锦绣,欣欣向荣,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一派货运繁忙景象。5月31日18:00,一列满载100个集装箱的列车从这里鸣笛起航,经霍尔果斯口岸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本次发运货物为五金工具、平板夯、非家用自动平缝机、烤盘、玻璃用型模具等,货值3414580.24美元。这是合肥中欧班列今年发运的第200列,较2020年提前15天完成了200列发运计划。
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西行哈萨克斯坦、南下印度尼西亚,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自此,这个根植于历史厚土、被誉为21世纪伟大新故事的“一带一路”就迎风生长,成为安徽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和市场链的重要实践平台。
深耕“一带一路”,聚力打造对外开放大通道
2017年底,产投集团下属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负责合肥中欧班列组织运营等工作。3年多来,一条条线路横贯欧亚大陆,相继开通合肥-汉堡、合肥-赫尔辛基、合肥-马拉舍维奇等43条线路,同合肥空港、水港等平台一起构筑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外开放大通道,与14个国家、41个国际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成为安徽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抢抓战略机遇,让长三角一体化走深走实
2020年对安徽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历经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安徽阔步向前。习近平总书记于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肥正式揭牌,安徽成为自贸区“大家庭”的新成员。今日之合肥中欧班列,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为牵引,以合肥-宁波北仑港、合肥-上海芦潮港铁海联通道为载体,让长三角资源要素充分涌流,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快速提升和内陆沿海双向贯通、联动发展。
建设国际陆港,奋力打造四个国字号工程
开放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做强综合实力,更要做强枢纽功能。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实施“4211”发展战略,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设合肥国际陆港基地项目,奋力打造国家物流枢纽、铁路开放口岸、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四个国字号工程,积极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努力实现与新站综合保税区、蜀山跨境电商综试区等海关特殊区域的联动发展,形成“东西互济”“左右逢源”新位势。
服务本土企业,让“皖美智造”闪耀世界舞台
合肥中欧班列扎根本土,利用合肥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科技创新策源地等优势,坚持“以运带贸,运贸一体化”战略,为安徽本土企业提供“站到站”“门到门”贴心服务。2020年开行“美的号”“康宁号”“美菱号”“奇瑞号”“江淮号”等定制班列140余列,助推“皖货皖运”,让“皖美智造”闪耀世界舞台。
忆往昔,峥嵘岁月;
看今朝,风华正茂;
展未来,再创辉煌。
下一步,合肥国际陆港将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关怀下,持续擦亮合肥中欧班列这块“金字招牌”,利用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助力安徽打造高层次开放窗口,促进安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